民政厅积极回应:结婚证印农历日期建议引发热议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民众对于公共服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关于在结婚证上增加农历日期的建议,更是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江苏省民政厅针对这一建议作出了积极回应,不仅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民众需求的重视,也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民众呼声:结婚证应承载更多文化意义
在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这样的传统节日里,许多新人选择在这一天登记结婚,希望借此寓意美好的爱情与婚姻,当他们拿到结婚证时,却发现上面仅标注了阳历日期,未能体现出这一特殊日子的文化意义,南京市民汪先生便是众多提出此建议的民众之一,他在江苏省民政厅举办的《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节目中指出,结婚证作为新人婚姻生活的起点,应当承载更多的文化寓意和纪念价值,他建议,在结婚证上增加农历日期,以更好地贴近中国文化传统,满足新人对美好婚姻生活的期待。
民政厅回应:积极推动公共服务人性化发展
面对民众的呼声,江苏省民政厅迅速作出了积极回应,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谢晓军表示,民政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应”,他强调,婚姻登记作为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应当朝着更温情、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在结婚证上增加农历日期的建议,谢晓军厅长认为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值得认真考虑。
江苏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周诚也在回应中表示,网友的建议合情合理,反映了群众对婚姻登记服务的新期待,由于结婚证的格式需要民政部统一修改,江苏省民政厅将把这一诉求向上级部门反映,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他强调,在民政部尚未修改之前,各地不得擅自更改结婚证格式,以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
传承文化,彰显人文关怀
在结婚证上增加农历日期的建议,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日期标注问题,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农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结婚证上增加农历日期,不仅可以让新人在特殊的日子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让这份法律文书更加具有纪念意义和价值。
这一建议还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民众需求的重视和人文关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婚姻登记服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满足新人的个性化需求,也可以提升婚姻登记的仪式感和庄重性,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创新和进步。
展望未来:持续优化婚姻登记服务
江苏省民政厅在回应中不仅表达了对增加农历日期建议的积极态度,还分享了该省在婚姻登记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作为全国首批可以跨省办理婚姻登记的试点省份,江苏自2021年以来已经为超过6.1万对新人提供了跨省婚姻登记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异地工作生活的情侣,江苏还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将著名景点打造成婚姻登记的网红打卡地,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满足了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婚姻登记服务也将持续优化和创新,江苏省民政厅表示将继续关注民众呼声和建议,积极推动婚姻登记服务朝着更加温情、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也将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在结婚证等法律文书上增加更多具有文化意义的内容元素,让每一对新人都能在这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件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人文关怀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