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广州暴雨水浸街,城市应对与市民生活

泳环 旅游 2024-08-12 82 0

广州暴雨纪实:水浸街头的挑战与温情

在广州这座繁华的南国都市,突如其来的暴雨常常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道“意外风景”,2023年的9月,广州再次遭遇了多场暴雨的侵袭,多个区域出现严重的水浸现象,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本文将通过实拍镜头,记录广州暴雨水浸街的情景,探讨城市应对暴雨的措施以及市民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温情。

暴雨突袭,城市瞬间变“泽国”

9月8日凌晨,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的影响,广州多地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据央广网报道,广州番禺区成为重灾区之一,汉溪大道等多条主干道积水严重,积水带长达两百米,最深处积水达80厘米,清晨时分,记者在现场看到,车辆只能缓慢驶过深及半个车轮的积水区,形成长达1.9公里的“车龙”,非机动车道上,积水更是深达大腿中部,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将外卖箱放在胸前,双腿托起,小心翼翼地涉水前行,这一幕幕场景,让人不禁感叹暴雨的无情与城市的脆弱。

9月15日,广州再次遭遇暴雨突袭,多区发布雷雨大风预警,天河区珠江新城、海珠区滨江东及番禺区等地均出现瞬时水浸,高德置地春广场通往夏广场的门口处,由于积水过多,物管用铁架搭起了临时通道;海珠区新凤凰菜市场周边,积水迅速上涨,十多分钟就淹没了行人的脚踝,地势更低的路段甚至积水深达70厘米,将停靠的小汽车淹了一半,这些场景,再次印证了广州在暴雨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实拍广州暴雨水浸街,城市应对与市民生活

城市应对:紧急行动与长效机制

面对暴雨带来的水浸问题,广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广州地铁在暴雨初期就发布了临时关闭部分站点的通知,如地铁三号线番禺市桥站因积水较深而临时关闭,确保了乘客的安全,交警部门也加大了对积水路段的巡逻力度,及时疏导交通,减少因水浸造成的交通拥堵。

除了紧急应对外,广州市还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近年来,广州市加大了对排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了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还加强了城市绿地的建设和管理,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覆盖率等方式,增强了城市的自然蓄水和渗水能力,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广州应对暴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市民生活:坚韧不拔与温情互助

在暴雨面前,广州市民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温情互助的情怀,面对严重的积水问题,许多市民选择步行或骑行前往目的地,虽然路途艰难,但他们依然坚持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风雨无阻”的精神,还有许多市民自发组织起来,帮助清理积水、救助被困人员等,这些温暖的举动,让人们在暴雨中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和力量。

在暴雨中,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一线工作者更是成为了城市的守护者,他们冒着暴雨坚守岗位,为市民提供着必要的服务和保障,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在积水中穿梭,将一份份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市民手中;环卫工人则忙着清理道路上的积水和垃圾,确保城市的整洁和畅通,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成为了暴雨中最美的风景线。

反思与展望:提升城市韧性,共筑美好家园

广州暴雨水浸街的现象再次提醒我们,城市防洪排涝工作任重而道远,虽然广州市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但面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和加剧,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升城市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广州市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加强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工作;还可以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的自然蓄水和渗水能力;还可以加强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的建设工作,提高城市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和效率,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安全、宜居、美好的城市家园。

广州暴雨水浸街的现象虽然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城市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中的坚韧与努力,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为提升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打造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泳环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