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8月24日日本单方面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以来,中国迅速采取了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措施,以确保国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这一禁令不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对日本水产品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随着第二次福岛核处理水样采集结果的即将公布,日本水产品输华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问题作出回应,重申了中方的立场和态度。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的回应
在2025年3月2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针对日本水产品输华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应,他指出,在王毅外长和日本外相岩屋毅共同主持召开的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上,日方重申了接受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独立取样监测的承诺,双方确认将持续开展上述监测活动,并在结果没有异常的前提下,就日本水产品输华问题开展相关磋商。
郭嘉昆强调,中方反对日方单方面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立场没有变化,自去年以来,中国专家已两次赴日独立取样,并及时公布了相关的检测结果,在日方履行承诺、检测结果迄未出现异常的基础上,中国海关总署于3月12日应约同日方在北京就日本水产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技术交流,这一举措表明,中方在维护食品安全的同时,也愿意在平等和互信的基础上与日本进行对话和合作。
历史背景与中方立场
回顾历史,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敏感点,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此后,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处理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尽管日本政府声称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已达到安全标准,但国内外众多专家和民众对此表示质疑和担忧。
中方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的立场始终如一,即坚决反对日方单方面启动排海计划,并要求日方切实履行国际义务,确保核污染水排放不会对周边国家及全球海洋环境造成污染,为此,中方提出了多项诉求,包括要求日方完整公开核污染水检测数据、建立由中日及第三方参与的联合监测机制等,日方在这些问题上并未给予积极回应,导致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日益加深。
日本水产品行业的困境
日本水产品行业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自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以来,日本对华水产品出口额暴跌,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水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了92.3%,扇贝等主力商品在华市场几乎归零,这一禁令不仅严重打击了日本水产品行业的经济利益,也影响了日本渔民和相关企业的生计。
为了缓解这一困境,日本政府多次向中方提出解除禁令的请求,并试图通过外交渠道寻求解决方案,由于双方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的分歧较大,这些努力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日本还试图通过转向其他市场来弥补中国市场的损失,但由于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这些努力也未能完全奏效。
国际社会的关注与反应
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不仅引发了中日之间的争端,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日本的排海计划表示担忧和质疑,并要求日本政府提供更多的科学数据和证据来证明排海计划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在国际社会上,一些国家采取了与中国类似的措施,即暂停或限制进口日本水产品,这些措施不仅是对日本排海计划的抗议和反对,也是对全球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负责任态度,一些国际组织也在积极推动建立全球性的核污染水排放标准和监管机制,以加强对类似问题的监管和管理。
中方的未来展望与行动
面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和日本水产品输华问题的复杂局面,中方将继续秉持负责任的态度和原则,依法依规妥善处理相关问题,中方将继续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建立全球性的核污染水排放标准和监管机制;中方也将继续加强与日本的对话与沟通,推动双方在平等和互信的基础上寻求解决方案。
在具体行动上,中方将继续会同国际社会敦促日方切实履行承诺,确保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始终处于严格的国际监督之下,中方也将继续加强国内食品安全监管和检测工作,确保国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方还将继续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方表达关切和诉求,要求日方认真对待中方的合理关切和诉求,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相关问题,中方也将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和日本水产品输华问题是当前中日关系中的两个重要议题,中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始终如一,即坚决维护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底线,推动建立全球性的核污染水排放标准和监管机制,并加强与日本的对话与沟通以寻求解决方案,中方将继续秉持负责任的态度和原则,依法依规妥善处理相关问题,为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和地区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